母亲生于革命家庭:姥爷是建国后部队转业的第一任建筑公司经理,在十里八村很有威望,母亲人又头脑聪明,学业有成,谦虚有礼在村里及其受人尊重,乡亲们都夸母亲是枝头的凤凰。 母亲上有一兄两姐,下有两妹,在农村多子女家庭中理应是最受气的“中间不打腰”,但母亲聪慧智力超群,而且两位长姐极护母亲不想妹妹受苦,所以青少时期的母亲少年不知愁滋味。63年,终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,报考志愿时,因家里实在困难,不得不上了当地的师范中专,减轻家里的压力。 这是母亲当时的照片, 16岁稚气未脱,未因饥饿而面黄肌瘦,却从骨中透出洒脱大气来。
1966年,文化大革命开始,本应毕业走上老师岗位的母亲不得不回家务农。后相识父亲结婚生子,直到在父亲的家乡落实政策恢复工作,做了一名小学老师。
多年后,被母亲教过已大学毕业的学生回家探亲,为母亲拍下这张照片,当时的母亲因家庭的重担(以微薄的收入供养婆家、供父上学、供养子女并偿还外债),备受煎熬,一度缠绵病榻。当时的我9岁,因营养不良经常体弱多病,最为依赖母亲。
2016年,阔别母校50年的母亲在我们的陪同下故地重游
母亲以她瘦弱的肩膀扛着这一大家子10多口人的生计。
母亲心态平和,性格豁达。如今母亲早已退休,因多年的辛劳身体受损严重,不得不依靠锻炼来调整身体的协调性。
来到砚山、滦河边
母亲和17岁女儿
母亲和我
子孙三代的16岁年华
( 滦南分公司 闫莉 )
(阳光在线)河北省新华书店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Powered by TianMai2006-2022 CORPORATION.ALL Rights Reserved
冀ICP备09015005号-1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770
河北省新华书店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